首页 > 苏州教育

我市在省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展示活动中再获佳绩!

时间: 2025-11-09 07:44:22 稿件来源:苏州教育

  近日,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展示活动(高中专场)在徐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系统展示全省中小学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成果。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42名高中教师参与展评。

  我市选派的三位高中教师表现出色,提交的三个课例全部获评“精品课”。在闭幕式设立的精品展示环节中,全省仅有的3个展示名额,我市独占2席,充分展现了我市在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至此,本届省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展示活动圆满结束。我市选派的9名教师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中全部获评“精品课”,精品课率100%,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活动闭幕式的精品课例展示环节,全省展示的9个课例中有6个来自我市,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体现了我市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评活动设置“教学智能体开发应用能力展评”和“人机协同教学能力展评”两大项目。我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引下,系统组织了市级遴选、专题培训、研讨交流和模拟演练,并组建了由教研员、学科专家和技术专家构成的指导团队,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保障。

  

  参展的三位教师——江苏省昆山中学英语教师张兴立、江苏省苏州中学校物理教师林一石、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通用技术教师袁明逸,基于各自学科特点,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智能体。这些智能体有效破解了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他们的人机协同教学实践,为观展代表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范例。

  

  

  在闭幕式展示环节,张兴立老师和林一石老师的精品课例展示,从不同维度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张老师的英语课例展现了智能技术在促进课堂互动、实现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显著优势;林老师的物理课例通过数值模拟与智能体的有机结合,开创了理科教学的新路径。

   教师感言 

  

  江苏省昆山中学 张兴立老师:

  “此次获奖是对我们团队探索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融合路径的充分肯定。特别感谢市教科院提供的专业发展平台,以及学科教研员的精准指导。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技术赋能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 林一石老师:

  “‘萃思’智能体的开发与应用,体现了物理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耦合。这种探索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抽象物理概念变得可感知、可探究。”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袁明逸老师:

  “通用技术学科与数字素养具有天然的契合度。本次参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字工具与项目式学习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系统规划和持续投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构建“多元培养、多径提升、多方协同、多项目驱动”的四维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以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精准的教育生态,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国际学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