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教育
苏州开展中小学艺术教师素养提升培训
金秋之美醉人心
以美育人启新思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美育工作,提升中小学艺术类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10月28日至31日,苏州市中小学音乐(舞蹈类)及美术教师素养提升培训在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举行。
本次培训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汇聚了全市160余名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共赴一场专业成长与教学启发的学习盛宴。

培训首日,苏州工学院音乐系林友教授以“以美育人,向美而行”为题,深入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下舞蹈编创理论的内涵与应用逻辑,并借助现场创编、情景模拟和动作演绎等互动环节,有效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

紧随其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戴岗教授带来《与身体对话,向美而行》《舞动心灵,美育无界》两场专题讲座。他引导教师唤醒身心感知,聆听身体语言,在分组排演中体验共舞协作的美学意蕴,系统阐释了舞蹈在美育中的独特价值,为参训教师构建了清晰的舞蹈美育实践路径与认知框架。

培训进一步延伸至美术领域。苏州科技大学马俊伟老师以《凝固的生命意趣——内容与形式》为题,分享了雕塑创作的心得与技法,并通过现场人物泥塑示范,生动呈现造型关键,为教师夯实专业基础提供了直观而富有启发性的指导。

江苏省美术教研员丁悦老师围绕《素养导向下的教材使用》,以互动研讨的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系统指导教师如何在素养导向下优化教材运用,提升课堂实效。

浙江师范大学朱敬东老师在《森林思维:新教材逻辑的美术单元学习路径显现》讲座中,系统阐释“森林思维”教学观,并提出“链情—通感—迁移—寻元”学习循环模型,为教师实施单元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与系统框架。

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陈轶梅老师则以《AI时代,美术教育科研何为?》为题,探讨了数智文明中如何实现生命的诗意栖居,融合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为教师在智能时代提升科研素养指明了方向。
为期四天的培训以专家引领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重点,不仅帮助教师更新了美育理念,提升了教学与创作能力,更有效夯实了全市美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基础。
此次培训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也将为苏州市中小学美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推动美育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绽放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