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教育
苏大附中东校区启用,智能设备全覆盖
智能设施全覆盖的校园是什么样的?本月,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正式启用。校园内,AI课堂分析、无感扩音、食堂智能结算等科技全面覆盖学生食、宿、学、体等场景。学校以其匠心独运的空间规划,勾勒出全新校园图景,为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匠心规划,校园布局兼具功能性与便捷性
环形枢纽串起学习区与生活区:通过环形建筑将教学区与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共享空间串连,生活区与学习区彼此独立又有机衔接。学生步行几分钟便可到达食堂及其他公共区域,校园动线清晰又便捷。
风雨连廊打造“无伞通行”校园:依托环形建筑结构,实现全覆盖的风雨连廊,让学生可以雨天不打伞、烈日不晒脸。四通八达的设计,充分体现功能性与便捷性的融合。
各年级教学互不干扰:针对高中三个年级教学、活动节奏存在差异的特点,学校规划建设三栋教学楼,通过独立的教学楼布局,有效避免不同年级学生在通行、活动时的交叉干扰。
下沉广场满足学生多种场景需求:在校园圆形核心区域,设计下沉式广场,并配备完善的灯光、音响等基础设施,打造多功能活动空间。该广场可灵活满足多种场景需求,既能作为学生日常休闲、交流的空间,又能举办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集体活动,为学生打造展现自我、丰富课余生活的平台。
智慧校园,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智能结算提升就餐效率:为减少学生就餐高峰期排队时长,新校区食堂引入价格自动识别系统,学生打饭无需人工核算,付款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午休、学习的时间。
人脸识别门禁筑牢住宿安全防线:学生宿舍门禁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可自动查询学生归寝情况,记录学生出入状态。这不仅可避免出现忘带证件、卡片丢失等不便,更能及时发现异常出入情况,为学生住宿安全提供保障,让家长与学校都更安心。
AI让锻炼更科学与安全:新校区的运动场所安装了智能化运动系统,既可以指导学生规范运动动作,还可以自动计数,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运动安全性与锻炼效果。
AI辅助,让教学更高效、更精准
无感扩音提升学生听课体验:学校为每间教室里装配无感扩音装置,老师无需携带任何扩音设备,教室两侧的音箱便能清晰传递老师教学声音,优化学生们的听课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智能分析优化教学策略:新校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课堂教学分析系统,能实时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精准分析学生课堂表现,自动生成课堂报告,同时可将上课音视频转化为文字稿,方便教师课后回顾教学细节,及时总结改进,助力优化教学策略。
智能化会议室确保两校区教研同步:同时校区内还建有智能化会议室,支持东校区与本部教师实时线上连线,同步开展视频教研,确保两校区在高考方向把握和日常教学推进上保持一致,真正实现教研一体化的目标。
暖心设计,充分彰显人文关怀
接送孩子也能享受阅读时光:为方便家长接送,校方将接送区与阅览室结合,阅览室直通地下停车场,供家长在等待时阅读休息,学生们也可以在这里开展课题活动。这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也从细节处回应学生与家长的实际需求。
宿舍管家24小时提供暖心服务:刚刚建成的宿舍楼设施齐全、干净敞亮,且配备生活老师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及时为在校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宿舍一楼的电话兼具语音、视频功能,学生在学习之余亦可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家人的安慰与鼓励。
校方全程参与设计迭代:在新校区建设的过程中,校方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如增设羽毛球场地、在教学楼间隙设置小型运动区、优化食堂东侧室外活动区等。这些细节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无不体现校园设计的人文关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