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春晚有的,丝博也有!
兔年央视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全国的观众都随着这段舞蹈,领略到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独特魅力。早在2005年,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就由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制成功,国博、新疆、苏州各存一件。目前,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件正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古代厅基本陈列中展出。 此外,在新疆博物馆中常年展出的,也是钱小萍团队的复制作品。这件形神兼备的复制品集聚了原件的所有历史文化信息,从而使国宝级的文物原件得以“隐身”保护。
“在苏州丝绸博物馆看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复制件,真是意外收获。”从山西来苏州旅游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在春晚看到“锦绣”的时候,就被舞者们身着汉式长裙、宽阔的长袖舞动在丝线之间的创意所折服。没有想到第二天就能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见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复制件。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汉晋时期绿洲城邦古国“精绝国”)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群汉晋墓葬,这批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品种丰富、品质高、保存完整。其中3号墓所出“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被和8号墓所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
1996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之邀,对这批丝织品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为考古发掘报告中的丝织品提供技术分析资料。鉴于文物复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文物局同意由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文物复制。该项目由时任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小萍组建团队开展研究和复制,经过长达6年的反复试验、改进,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终于在2005年复制成功。
2006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被复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复制件被国家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收藏。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复制件目前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历史馆古代厅基本陈列中展出。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表示,“在春晚上看到‘锦绣’这个节目时,作为文博人还是很惊喜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节目用具有现代审美特点的舞蹈语汇,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我们欢迎市民和游客到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复制件,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领略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美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