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教育
苏州,这些大学接连“上新”!
苏州之大,高校越来越多
大学之大,遍布苏州各地
这两天的苏州
大学接连“上新”
今天(9月5日)上午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坐落于太仓市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地块总面积约546亩,总建筑面积约49.7万平方米,历时789天建成,能容纳最多达10000名学生和1200名教职员工。
该校园建筑别具一格,是世界首例校内跨河连接体异形多层钢结构项目,也是国内大学首例垮河大圆环连接U型建筑体,荣获WAN世界建筑新闻大奖以及LEED金级绿色建筑认证。
启用后的西浦太仓校区设有智造生态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产金融合学院、智能机器人学院、物联网学院、文化科技学院、芯片学院7个行业学院,在致力打造“新行业精锐和领袖的摇篮,未来大学和校园的样板”。
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浦太仓校区将为当地每年输送不少于2000名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首届学生于2019年9月入学,此次有1200余名同学迁入新校园,包括大二至大四的三届本科学生以及10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预计到2026年,西浦太仓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将超8000名。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
西浦太仓校区是西浦成功发展十年后开启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关键项目,我们赋予了它四项使命:一是通过融合式教育,探索未来行业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二是在全球重新定义大学的时代,能够为未来大学发展给出一个方案;三是通过大学、社会、行业、企业融合,强调共享共生原理,具有冲击力的校园设计,我们希望给出未来大学校园新形态的一种参考或示范;四是为大学多校园管理探索一种有效的体系。
作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学校,西浦太仓校区的启用,不但为太仓城市能级和知名度的提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对太仓推进人才战略和产业创新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在吴江,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昨天(9月4日)也迎来了首批300多名学生。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位于吴江区524国道以西,长安路以东,东枕京杭大运河,北依胜地生态公园,是苏州大学与吴江深化全面合作的重大项目。
2021年,苏州大学组建了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并于当年招收首届本科生319人,这319名学生在阳澄湖校区完成大一阶段学习后,于今年进驻未来校区。
苏州大学与亨通集团、汇川技术、博众精工等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双方共建的未来信息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智能制造研究院、AI+机器人等校企研究机构也将入驻未来校区。
作为吴江与苏州大学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深度融合的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将坚持校地融合发展方向,全力把未来校区打造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发展示范校区,在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服务吴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此外,南大苏州校区教学楼外立面装饰工程近日喜获全国奖项,借助各项新技术的加持,校园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中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任功毅介绍,通过改进工艺,细化工序,改革创新技术,实现工序标准化,从而有效降低了青砖墙体不合格率,避免了返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增强了地面的整体观感质量,最终达到一次成优的效果。
自南大苏州校区启动建设以来,苏州高新区就锚定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截至目前,东区学术交流中心、教学组团、本硕博宿舍组团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并进入外装收尾、内装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竣工交付。科创大厦正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1月有望封顶。
苏高新教育产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张斌斌介绍,目前整个校区按照国家绿色三星级校园建设,绿色建筑比例100%,装配式建筑比例100%,全过程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比例100% ,目标就是确保这一项目按时高质量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区”。
大学助力城市发展
城市支持大学成长
名校与名城相融
面向未来
携手迈向新的征程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