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教育

苏州20件教育惠民实事,以高质量教育塑造高品质环境!

时间: 2021-01-20 08:36:17 稿件来源:苏州教育

  1月18日,随着苏州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苏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奋力开启苏州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征程。

  回望2020,全市教育系统努力围绕“四个更好”: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让学生遇到更多好老师、让学生发展更多好素养、让学生享有更多好服务,落实办好了人民满意的20件教育惠民实事。

  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

  坚持发展为了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主动迎接生源高峰,优化教育布局布点,推进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量。

  01 新建学校新增学位 确保孩子“有学上”

  

  2020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共计建筑面积约96.4万平方米。建成后增加学位约4.81万个。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实事项目学校建设,目前已全部开工。2020年全面完成新建改扩建任务,秋季投入使用学校82所,共计新增学位约7.17万个。

  严格幼儿园审批准入,将新建园和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推进力度,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加大推进省市优质园创建工作力度,全市省市级优质园覆盖率接近90%。持续完善积分入学制度,确保积分入学工作平稳推进,公正有序准入。2020年市区积分入学开放学校155所,其中工业园区、姑苏区初中全部学校开放。市区积分入学准入率超过80%。

  02 放大名校优质资源 力争让孩子“上好学”

  

  通过名校设分校、学校发展共同体、校际协作帮扶等多种形式,深化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截至目前,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教育集团215个,其中幼儿园集团71个,小学集团80个,初中集团36个,高中集团5个,跨学段集团23个,集团成员学校859所,覆盖在校学生约91.54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形式全覆盖。

  加快省苏州中学、省梁丰中学的省高品质高中建设进程和省常熟中学、省昆山中学的高品质高中培育进程。

  03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层次 将双一流学校搬到家门口

  

  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落实市政府与苏州大学就2020年—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签署协议,共同推进苏州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共同支持苏州市属公办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深度推进校地融合发展。设立苏州城市学院、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等一批双一流高校落户苏州并全面开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首批设立的六大学院(专业)已揭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预计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吴江)已于2019年底开工,一期工程计划2021年完成并正式对外招生。

  积极推动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转设工作。探索通过引进优质资源等途径筹建艺术类本科高校。提交“关于促进校友+经济发展的建议报告”,获市委领导批示。后续将协同市人才办,依托“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开展系列活动,为苏州招才引智。

  04 吸引高端国际教育品牌来苏办学 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吸引高端国际教育品牌来苏州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巩固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7所中外合作办学成果,发挥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大陆唯一分校的磁场效应、凝聚效应,优化招才引智软环境。不断加速高端产学研平台在苏搭建,吸引一批海内外知名院所在苏聚集发展、实现成果转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蒙纳士大学苏州科学技术研究院、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已陆续落户苏州,着力重构苏州教育的国际化基因。

  完善海外教育资源来苏创投政策,发布“国际化高端办学热力图”。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成国际化学校3所、4所已开工建设、1所已完成签约。未来三年,计划完成新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化学校15所,涉外办学数量保持全省首位。

  05 释放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效应 拓宽升学渠道和就业渠道

  

  贯彻落实《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完成编制《苏州市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苏州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工作。出台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做好第三批“1+X”证书申报工作,共有21所学校成功申报,涉及40张证书、129个项目。在现有24个优秀“企业学院”的基础上,开展第三批市级优秀企业学院建设遴选。指导我市4所省级“领航学校”建设单位完成任务书编制工作。2020年,我市共获批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106项,其中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8个,占全省的12.7%;3+3中高职分段培养项目9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协调在苏高校提高对口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和规模。积极推动全市新建、改扩建一批职业学校,深化新一轮布局结构调整。

  让学生遇到更多好老师

  坚持教育第一、教师为本,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让高层次教师队伍成为苏州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最大软实力。

  06 实施精准激励制度 激活校长教师办学从教活力

  

  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教学一线、教学实绩倾斜,落实直属学校普通高中教学奖励、班主任奖励等政策。持续加大精准奖励力度,推动高层次教育人才、骨干教师长效考核管理,依据《骨干教师立德树人扎根一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落实骨干教师考核奖励,依据《苏州市“姑苏教育人才”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下达姑苏教育人才项目资助,共立项35项,资助经费首笔拨付达420余万元。

  07 加大教师补充力度 多措并举吸引人才来苏从教

  

  持续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加强全市教师招聘工作统筹,持续推进备案制改革,运用市委定岗特选、校园苏州日等引才平台,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全市共补充教师8000余人。推进招聘工作改革,吸引了清华、北大、南大、中科大等一批名校优生来苏从教。有序推进姑苏教育人才计划,落实姑苏教育特聘人才、姑苏教育分层次培养人才评选,下达姑苏教育人才安家补贴及一次性奖励共1975万元。

  08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大力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

  

  围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师德建设全过程,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继续教育全过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推优评先、职称评审、考核评价的首要条件。

  印发《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手册》,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研讨。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园丁好风采”、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及时发现身边好老师、传播榜样好故事。深入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纠治“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顶风违纪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行为,师德失范苗头性问题得到有效纠治。

  让学生发展更多好素养

  坚持为党为国育人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爱党爱国爱苏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09 开展评价改革 全面提升学生体艺素养

  

  结合今年疫情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疫情对身体锻炼的影响和复学后身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2020年体育中考方案,深受学生、家长好评。今年音乐、美术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首次纳入中考,通过初中三年的过程性评价和初三的终结性评价来综合考查学生艺术素养。

  同时,通过对体育、艺术评价方式的改革撬动体艺教学改革。在全市推进体育和艺术教育“2+1”项目,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强健体魄,提升审美。

  10 聚焦学生身心成长 构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完善中小学生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校园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制度和干预服务机制,实现中小学达标心理辅导室大市全覆盖,实现持心理教育资格证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巩固“苏老师”公益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品牌,遴选300余名心理咨询师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电话咨询和面询。

  疫情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教职工群、工作邮箱、官网等多种网络渠道,由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志愿者面向师生开展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建立防控意识,提升应对能力。加快启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开通全市统一的65202000心理热线服务,接受师生咨询。复学后启动2020年“绿丝带行动”暨《中小学教师对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的理解与干预》全市中小学校云巡讲活动。

  11 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素养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中心任务,组建教育发展咨询、人才资源战略、综合评价改革等三个委员会,加紧研究人才培养政策、新高考方案、考试招生政策,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强校工程和高品质普通高中集群发展。推动中小学课程基地和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施。加快推进“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实施。有序推进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改革。

  2020年,我市共有567人次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科奥赛江苏省一等奖,其中获得国家(江苏赛区)一等奖的有95人次,进入省代表队的学生有12人次,在国家级决赛中获得了4金5银3铜的好成绩。江苏省苏州中学欧阳霄宇获得第51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这是近10年江苏省第一枚,也是2020年江苏省唯一国际奥赛金牌。

  1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化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

  

  将理想信念教育、思政政治教育放在学生综合素养的首位,培养爱党爱国爱苏州的时代新人。与市文明办联合组织,开展“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聚焦红色印记、时代精神、名人先贤、科普创新等12个类型,建设158个社会体验站,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借助“市民卡”“体验护照”“手绘地图”开展课外实践学习及参与公益劳动,强化实践能力与劳动教育。

  13 开展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活动 倡导绿色环保新生活理念

  

  坚持垃圾分类工作从娃娃抓起,以学校为工作阵地,以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垃圾分类覆盖率及师生员工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100%。通过“资源回收日”“废纸换厕纸”等活动,教育每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助推城市文明提档升级。

  让学生享有更多好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个性多样的教育需求,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14 做实家庭教育公共服务 发展好家长培育好孩子

  

  坚持将发展苏州好家长作为培养苏州好孩子的先决条件,坚持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践行和督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团巡回指导作用,持续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围绕《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建立和巩固“有课程、有师资、有阵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三有三全”家庭教育苏州模式。

  15 加强校园食堂管理 确保在校餐饮健康安心

  

  大力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可追溯化,从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隐患。继续推进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全面使用与升级,使学校食堂所有食材出入库、成本和质量都得到省、市、县、校四级监管。进一步规范集体用餐经营模式,加强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防范廉政风险,确保学校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16 线上教育中心全市覆盖 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今年疫情期间,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向全市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打造居家学习环境,实现停课不停学。由市级学科教研员带领专家团队,完成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十二个学段3170节课的课程设计实施工作。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课程总观看量超过9194.5万次,其中网络端日均观看135.3万人次,电视端日均观看93.8万人次。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苏州学生对疫情期间参与在线学习的整体接受程度为91.8%,对线上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分别为93.2%和98%。截至目前,苏州线上教育中心总登录1.28亿人次,总观看课次达1.72亿,建设视频资源9.5万节,习题资源167万道,开展答疑6.8万次,学生自主上传学习笔记50.98万份。

  17 启动云上苏州同城帮扶项目 推进优质资源同城共享

  

  制订《云上苏州同城帮扶工作方案》,按照“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同步帮扶直播、在线帮扶教研、精准帮扶推送三种模式,推动优质公办学校与随迁子女学校共享名师课程,促进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档升级。2020年度全市已有46所公办学校和94所薄弱学校接入同城帮扶项目,覆盖全部随迁子女学校。共开展各学科同城帮扶直播3600余节,线上线下各类教研2100余次,共享资料4万余份。形成在线教研与在线授课相结合的网络同步教学新模式。

  18

开展校园与校车安全 专项整治,保障校园安全

  

  组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机制创新、集中整治、考核督办,大力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机制化、常态化建设。建设校园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畅通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渠道。聚力攻坚专项整治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学校自查发现的4283项校园安全隐患、79项校车安全隐患,督查发现的235项各类安全问题隐患的整改“清零”。完成27所直属学校总计约3.47吨废弃危化品的清运处置工作。组织开展防范“校园贷”“套路贷”教育宣传,统筹推进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建立实行“8+4”学校安全工作片区协作机制,实施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四项机制。

  19 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共同呵护孩子未来的光明

  

  将视力作为体质健康的重要突出指标,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全市学生总体近视率。实施学校教室视觉环境达标工程,规范眼保健操组织,控制中小学生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5分钟,确保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建立中小学生视力档案,定期开展视力监测,严格落实学生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增设屈光度检查。

  完成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视觉环境排摸工作。从2020年起对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抽测工作,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进行全年龄段抽测。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干预。2020年全市遴选出100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幼儿园),树立一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先进典型。

  20 善校医队伍建设 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

  

  出台《苏州市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计划(2021-2023)》,在源头培养、招聘方式、机构设立、职业发展、待遇提升、职称体系、管理模式、人才流动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推动校医队伍提质扩容,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医术精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业化校医队伍,彻底解决中小学校医队伍薄弱的问题,为学生身心健康、突发疾病的应急救护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坚实保障。

  高质量教育塑造高品质环境,新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勇担使命 履职尽责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国际学校更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