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热点

开学在即,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家长如何解决?

时间: 2023-08-24 09:45:17 稿件来源:苏州教育

  临近开学,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压力。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别着急,"林老师"为你支招!

  问:暑假过后,孩子就初三了,以往学习的时候总是提不起精神,随着开学的临近,我很担心他跟不上大家的节奏。最近也能感受到孩子显得越来越焦虑,情绪不太稳定,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起脾气,甚至嚷嚷着不想上学。作为家长我非常苦恼,我要怎样帮助孩子呢?

  答:家长您好!其实临近开学,许多孩子都会有类似的情绪反应,尤其处在初三关键期,每个学生面对开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压力,但如果压力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焦虑、易怒、情绪不稳等各种身心不适,这一现象被称为“开学综合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您的孩子也属于这样的情况,对此不必过于焦虑。建议您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01理解接纳情绪

  对于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家长而言,这个阶段很关键,也十分考验为人父母的智慧和耐心。家长爱孩子、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不停地叮嘱,遇到一些问题马上批评指正、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不妨留给孩子更多自我调整的空间,接纳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绪表达,再寻找适当时机了解孩子心声。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来自家长的支持,这对于平静孩子心绪和促进自我接纳非常重要。

  02抱有合理期待

  根据动机的耶基斯多得森定律,孩子动机水平和效率之间是一个倒U型曲线,过低和过高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激发潜力,因此家长对即将步入初三的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你看人家某某今年中考成绩很好,都上四星高中了,你一定要努力啊,咱不能落在人家后面。”如果家长这样对孩子说,那就等于给了孩子很大压力,会使孩子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建议家长学会发现和寻找孩子每一小步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鼓励,强化孩子“前进一小步”的成功体验。

  03谈论积极事件

  孩子情绪波动的背后可能是许多负面的想法堆积,“临近开学了,浪费了很多时间,好后悔”、“考试考不好,爸妈失望,自己没前途怎么办”等等。因此,家长关注的焦点要改变,不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纠正孩子的问题上,这会让孩子更加懊恼自责。相反,家长们要经常有意识多和孩子讨论以前在学校的趣事,与同学相处的快乐时光,过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获成功及成长的经历等。这些积极的事件,背后蕴含的是勇敢、乐观、坚韧、智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才是孩子面对新学期、迎接新挑战的力量源泉。

  04走出内在世界

  孩子困在烦恼和不良情绪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过度关注自己,会导致很多内外刺激被放大,一旦不顺,就会让孩子进入情绪的漩涡,难以逃离。因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例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班级的开学前的准备当中去,帮助班级打扫卫生,准备开学的板报等;可以带孩子短途旅行;也可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有1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等。孩子在关注外部的过程中,内在世界也会跟着成长和提升。

  05利用身边资源

  家长还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向信任的亲朋好友、学校、社区机构等寻求帮助。例如主动和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状态,家校密切合作;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如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苏老师”心理援助热线(0512-65202000)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林老师”家庭教育指导热线(13771776000)等。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家长可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就诊,适当配合心理咨询,帮助孩子放下心理负担。

  问:儿子快上六年级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跟他之间就没有像以前那样亲密了。以前的他,什么事都跟我说,比如今天在学校被哪位老师表扬了,跟哪位同学发生矛盾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跟我们不怎么愿意说话,经常喜欢一个人待着,或者更喜欢跟同学一块玩。问多了他就丢过来一句“没什么,别问了!”一副很烦躁的样子。我平时唠叨他是多了点,但我也都是为他好啊。眼看快要开学了,上学后如果他还是这样的状况,我就更加担心了。

  答:为人父母,是多么疼爱、多么在乎自己的孩子啊,希望他们遇到开心的事跟我们分享,遇到难事向我们倾诉,把家作为永远的避风港。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话不愿意跟父母说,作为父母,难免会感受到失落、担心、焦虑等等。其实啊,这恰恰也说明孩子长大了。他们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要求独立、获得尊重等,开始进入青春期了。但因为大脑神经功能发育不成熟,身体、心理发展不协调,导致他们的情感丰富,但不稳定,遇事容易冲动。如果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不理解,还是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教养模式,采用说教、命令、威胁等方式,就容易与孩子产生心理的隔阂,所以建议父母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和行为,采用民主和尊重的方式,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那么你们之间的冲突会少很多。

  至于,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更好地沟通呢?我们不妨借用几个心理技术。

  01共情

  共情,也叫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今天你在公司被老板批评了,回家抱怨了几句,你的家人这样回应:“唉,不就被领导说两句嘛,至于吗,下次注意不犯错就行了”,听到这样的回应,也许你瞬间没有了说下去的意愿。而如果对方说:“看你平时工作已经很认真了,但还是被领导批评,应该蛮难过,蛮委屈的吧!”这样的回馈方式是不是感觉被看见,被理解了呢?

  针对上述问题中提到的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的状况,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尝试共情:“儿子选择不跟妈妈聊,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可能你也不知道跟妈妈怎么说。或者妈妈平时对你太严格了,可能会让你有些不舒服吧。”

  又如,孩子回家开始大呼小叫:“同学们总是说我不好!”父母可以这样共情:“被别人说确实心里不好受。”。大家有没有发现,共情是有方法可寻的,可以先简单叙述事情,再尝试体会对方的感受,并表达出来。

  02提问

  父母可以借用提问,更加平等地跟孩子交流,启发孩子的思考。比如,孩子因为不自信,想要放弃准备了很久的演讲选拔比赛。此时父母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怎么行呢,一定要参加啊!”而是可以引导:“你现在放弃让你得到了什么?”“那如果给自己机会上台表演,会得到什么?”“那如果没有入围呢,会收获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时要注意正向思维,积极导向。比如,常用的问句有:“你是怎么做到的?”“从这次的事情中,你能学到什么?”“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的进步的?”

  03赞美

  每个人都期待被赞美,回想一下,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被赞美是什么时候呢?当时候是什么感受呢?如果我们也渴望被赞美,那么孩子也一样。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比如可以这样赞美孩子“你很快就愿意跟对方说道歉,我看到了你的宽容”。“你总是能把大家逗笑,你很有幽默感。”这种是直接赞美的方式。此外还有自我赞美,最典型的问句是:“哇,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总结成功的经验,提高自信心。最后,还有一直间接赞美的方式,比如“你这次考试进步了这么多,你猜爸爸会怎么夸你啊?”“你猜老师如果知道你写作业那么认真,由衷地欣赏你,他会对你说什么啊?”

  总之,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意味着他们开始逐步走向成年人阶段,他们急需父母的理解和宽容、支持和帮助。所以作为家长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忍让,少一点唠叨,少一点计较,尽可能地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如独处、亲近朋友等,相信只要你的教育得法,孩子一定能顺利度过这段时光。

  问:新学期,孩子即将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步入了学习道路中的又一个重要起点。孩子在家除了期待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焦虑。面对全新的学校、全新的伙伴、全新的课程,孩子有点手足无措。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好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的生活呢?

  答:家长朋友们,初一入学阶段是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关键期。这时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你们可是孩子适应初中生活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协助者!那大家可以做些什么呢?

  01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

  面对全新的环境,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都是正常的反应,所以这时家长要以理解和接纳的心态来对待孩子,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倾听者。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把自己的苦恼诉说出来,而你就静静地坐在一边,用心聆听、认真理解,并进行适当的反馈。

  不要因为孩子的话语过长而感到厌烦,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过于幼稚而感到好笑,更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来任意评价或指责孩子。当孩子从你的态度、言行、表情中感觉到被真正理解和尊重时,或许他就已经找到了答案,一切的问题就已不再是问题了。

  02保护好孩子的进取心

  新初一孩子对中学生活充满着“好奇、紧张和憧憬”,他们特别希望能在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面前留下“好印象”,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所以进入新学期后,孩子会特别的积极和主动,有些孩子会呈现出和在小学时不太一样的状态,作为家长要充分利用好孩子的“进取心”,多给他(她)加油和鼓劲,让孩子能由此更上一层楼。

  当然,中学的学习内容较之小学有很大的不同,难度也较高,部分孩子可能会遭遇到挫折,出现不太适应的情况,家长这时也不要过于着急,或急于批评孩子,而是要借着孩子的这股“劲头”,指导他重新调整,逐步适应,跟上中学的学习步伐。

  03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

  除了学习之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一方面能帮助孩子尽快熟悉新学校、适应新环境,增加让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要知道友谊对于初中生来说格外重要的,这是他们倾吐内心困扰,走过青春期迷茫的武器,也是支持他们勇敢面对学习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力量源泉。

  可以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申请担任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等,为班级和同学服务;或是参加各类社团、学生会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当然如果能力有限,那就做好每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这都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信心。

  来源:苏州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国际学校更多
点击排行